讲廉政故事,树清廉新风。绥化市纪委监委与绥化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联合开设《廉政故事会》专栏,近期本专栏将推出敬民、任贤、德行等十个方面精彩勤廉历史故事。讲述廉洁故事,传播廉洁理念、弘扬清风正气,切实增强党员干部遵规守纪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,营造浓厚廉洁文化氛围。
肃贪故事(六)
清代李卫任户部郎中时,管理银库事务。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,就要加收十两好处费。李卫屡次谏阻无效,就将钱柜抬到廊下,写上这是某某亲王的“盈余”,指明是非法收入。亲王大惊,只得下令停止加收。
河南连续几年科场的风气败坏,于是雍正皇帝派俞鸿图到河南出任学政一职。不少人知道走俞鸿图门路行不通,于是想方设法打通他妻妾的关节。俞鸿图的妻妾是贪财的人,他们和仆人合谋,乘俞鸿图熟睡时,从他的枕头下偷走钥匙盗取考题,再不断联系送上门来的“考生”,待价而沽。而俞鸿图都被蒙在鼓里。最后,刑部以“俞鸿图外示严密,实则纵容妻妾与仆人,内外勾结,科考舞弊,收取大量贿赂的若干罪行”,判俞鸿图腰斩。
雍正四年,陕西固原提督路振扬上疏,请求广开自首的门路。他提出:“如果是受贿的人自首,免追赃物和按律应得的罪。如果行贿的自首,则照原来的脏物加倍归还给原主,也免除应得的罪。如果是收受贿赂双方之间的牵线搭桥人自首,免除应得的罪并加以奖赏。这样,也许彼此皆存顾虑之心,事尚未做就害怕而不敢做,事既己做则争先恐后的自首。这或许是除去贪污的一个办法。”奏疏呈入后,得到世宗的嘉许。
清乾隆年间,监察御史钱沣因举报、破获山东巡抚国泰的贪污大案而名声大振。国泰既是皇亲国戚,又与和珅勾结,势力非常大。钱沣在举报国泰前向好友邵南江借了十千串钱,事后邵南江问他借钱是否和此案有关。钱沣说:“是的,我自己揣测,弹劾国泰很可能遭到重罚而流放到边远地区,所以要提前准备路费啊!”邵南江笑道:“如果真是这样,这点钱也不够啊!”钱沣说道:“我喜欢吃牛肉,在路上不用侍从,以五千钱买牛肉,每天就吃这个,可以不挨饿。剩下的钱我自己背着,差不多就能走到谪戍的地方了。
乾隆年间,孟超然处事廉正,深恶以权谋私的腐败官吏。一次他去四川督学,发现总督大肆收受贿赂。等总督生日那一天,孟超然写了副对联做贺礼,总督嫌礼轻不接受。孟超然说已经写好了上下款,总督还是不收,并且说这次不是整寿,别人的礼也是不收的。孟超然就带了一把椅子,坐在总督衙门的大门外,凡是下属来送寿礼的,都给他赶跑。他说:“总督大人并不收礼。我送点小东西尚且不收,何况属下送的东西。有随便送礼行贿的,我一定马上向吏部和都察院揭发。”就这样,他坚持坐了三天才走。总督钱物落空,懊丧不已,蜀中官民为之大快。
刘统勋为官廉直、刚正,深得乾隆信任。他曾以宰相身份督率中州河工。一天夜间,他发现不少送秫秸的乡民露宿于河堤之上,悲苦之情溢于言表。原来,他们奉县官之命来送秫秸,河工却强行索贿,不交钱就不收。刘统勋将信将疑,便佯装成乡民推一车秫秸前往收料地点,河工见其衣衫整洁,疑为乡间富室,开口就索钱十余緡,刘稍为争辩,河工手下竟以鞭驱之,并扣下料车。刘统勋回到住处,下令捉拿河工,予以严惩。此后,乡民送料再也未遇到任何麻烦。
乾隆年间,和珅执掌国政二十余年,聚敛了巨额财富。一次,空中的一只碧玉盘被七阿哥打碎了,这只碧玉盘直径有一尺多,素为乾隆皇帝喜爱,七阿哥非常害怕。后来有人建议他去找和珅,和珅就送了一只更好、更大的碧玉盘给他,七阿哥这才明白,四方进贡之物,最好的已选送给了和珅,次等的才进献宫中。公元1799年,嘉庆皇帝正式即位的第五天,和珅被逮捕入狱,很快就被赐自尽,其被查抄的家产总额超过白银八亿两,相当于清朝二十余年财政收入总额的一半以上。因此,民间流传着“和珅跌倒,嘉庆吃饱”的民谣。
清乾隆年间,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,在主审王亶望贪赃案时,将大量财物据为己有。乾隆将其交由诸大臣会审,会审结果罪当处斩。乾隆说:“陈辉祖的确罪责难逃,但与王亶望相比,毕竟有所不同,王亶望是聚敛之臣,陈辉祖则是盗臣。”于是改判陈辉祖监禁。在同一年,继任闽浙总督的高勒浑上奏乾隆,两省各州县仓谷大量欠缺,均为陈辉祖在任期间所致。乾隆感叹:“陈辉祖原来也是个聚敛之臣!”于是,令陈辉祖自裁。